实践报告范文

论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思想的时代价值—以汉川地区抗震救灾志愿

范文词典 fanwen.cidiancn.com

阅读: 163

实践报告范文:论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思想的时代价值—以汉川地区抗震救灾志愿是由范文词典为您精心收集,希望这篇论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思想的时代价值—以汉川地区抗震救灾志愿范文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论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思想的时代价值—以汉川地区抗震救灾志愿的正文:

论文关键词:扶危济困 抗震救灾 志愿者 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扶危济困”观念发展的源头及演变入手,提出我国当今社会要培育所有社会成员的救助意识和志愿行为,应该借助传统文化中“扶危济困”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积极因素。 一、传统“扶危济困”文论文关键词:扶危济困 抗震救灾 志愿者 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扶危济困”观念发展的源头及演变入手,提出我国当今社会要培育所有社会成员的救助意识和志愿行为,应该借助传统文化中“扶危济困”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积极因素。
  一、传统“扶危济困”文化研究
“扶危济困”,顾名思义,就是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其文化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家思想中的仁爱、互助、奉献、慈善等精神。
(一)“扶危济困”与儒家“仁爱精神”传统一脉相承
“仁爱”作为儒家学派的核心范畴,内容极其丰富,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文化生成的价值之源。
“同宗相济,守望相助”理念是扶危济困行为产生的现实基础。《管子·小匡篇》中明确规定:“卒伍之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少相居,长相游,祭祀相福,死丧相恤,祸福相忧,居处相乐,行做相和,哭泣相哀。”正如孟子所言“死徙无出乡,乡田用井,出人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和睦”。这种家族自我救助和邻里互济行为作为维系同族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表现出来的团结、互助、友爱精神对于后世的救济行为,当然也包括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行为,无疑产生重要影响。
“仁爱”精神为扶危济困行为提供伦理前提。志愿服务以自愿的方式无偿为社会服务的行为与古圣先贤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侧隐之心”是引发扶危济困举动的心理根源。地震之时,志愿者对别人的困难给予真诚的帮助,使受援的人感到社会的温暖,用爱心谱写出无数动人的乐章,有访谈对象将其原因归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灾激发了人们先验之中的善良之心。
  民间社会由儒家的“仁爱”观衍生出来的尊老爱幼、孝慈为怀、邻里相帮、济人危难、助人为乐等优秀传统促成中国民众乐善好施风尚的形成。5.12地震中的抗震救灾志愿活动就是传统精神影响下涌现的不胜枚举、连绵不绝的慈善活动之一。

(二)“扶危济困”深受墨家“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影响
除儒家外,影响较为广泛的墨家站在当时小生产者的利益上提倡社会各种人不分亲疏、贵贱、等级,一律“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这种无等级差别的爱和理想的人际关系对于现实社会处在生活困境中孤立无援、深味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的下层民众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情感慰籍作用,最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演绎成人们熟知的“侠义”文化,对民间传统扶危济困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扶危济困”符合老子“天道”思想
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为了达到救荒贩灾的目的,历代统治者常采用“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方式,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国家的权利和财力,使粮食从富余地区向不足地区进行空间上的移动:“照对救荒之法,唯有劝分。劝分者,劝富室以惠小民。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也。富者种德,贫者感恩,乡井盛世也”。因此主动把自己的家财拿来帮助穷人,精神上完全符合“天之道”。
(四)“扶危济困”深受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影响
汇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统慈善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商汤、周文王采取的“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及关心、爱护鳄、寡、孤、独等四种“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的政策,实即慈善救济措施。自此以后,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以慈悲为怀、怜悯之心、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从以上的简要论述可见,从孔子、孟子到墨子、老子,从仁爱到兼爱到天道,中国传统思想都对扶危济困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儒家文化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性文化。因此,我们分析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文化的特点和内在矛盾时,就可将焦点放在儒家文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