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主持范文

八路军军史解说词

范文词典 fanwen.cidiancn.com

阅读: 926

礼仪主持范文:八路军军史解说词是由范文词典为您精心收集,希望这篇八路军军史解说词范文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八路军军史解说词的正文:

您想了解八路军发展历史吗,爱师范文收集整理八路军军史解说词,供您参考,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除将原来在西安的红军西北办事处改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外,又相继在南京、上海、太原(后在临汾、秋林)、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武汉、重庆、长沙、衡阳、广州、香港、桂林、洛阳以及豫北林县等地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或通讯处,在贵阳设立了交通站。同时,中共中央在一些重要城市派驻了代表,直接领导该地区八路军办事机构的工作。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作为八路军总部派出的联络机关,与国民党军事当局保持着必要的联系,负责洽领军饷和筹集军需物资等事宜,同时,充分利用其合法地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统战工作,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海内外各界人士在人员、物资等方面对八路军抗战的援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在陕西省西安市七贤庄一号设立了红军联络处,1937年5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林伯渠、董必武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伍云甫、周子健先后任办事处处长。1946年9月10日该办事处撤消。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 1936年7月,应阎锡山之邀,彭雪枫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到太原对阎锡山进行统战、联络工作。1937年3月,在太原新满城三十号设办事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改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彭雪枫任处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山西省工委在此秘密办公。11月初太原失陷前夕,迁至临汾城郊,1938年初撤消。临汾失陷后,第二战区长官部迁至陕西宜川秋林镇一带。为继续保持与阎锡山的联络,八路军总部又设立了秋林办事处,王世英、曹言行先后任八路军驻第二战区办事处主任。秋林办事处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撤消。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 1937年9月,国共南京谈判时正式成立,地址在南京市傅厚岗。初期由中共中央代表博古、八路军驻南京代表叶剑英负责,后为李克农负责。1937年11月上海失陷前该办事处撤消。

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 1937年七七事变后正式成立,地址在上海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多福里21号,潘汉年、李克农先后负责。11月日军占领上海时,该办事处撤消。

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 1937年10月,经董必武筹备建立。办事处设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安仁里1号,李涛任处长。1937年12月南京陷落,中共中央代表团撤出南京转抵武汉,在汉口江岸区长春街57号(原中街89号)设立八路军办事处,处长钱之光。1938年元月下旬,增设新四军办事处。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办事处撤抵重庆。

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 1937年底,徐特立作为八路军高级参仪、驻湘代表,在湖南省长沙市寿星街一号组建八路军驻长沙通讯处,不久改为办事处,王凌波为主任,徐特立为中共中央代表。1939年平江惨案后该办事处撤消。徐特立和王凌波先后赴延安。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 1938年底设立,地址在广西桂林桂北路138号,主任李克农。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桂军限期撤走,转赴重庆。

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1939年1月1日正式办公,地址最初设在重庆市机房街,5月迁至红岩村刘家园。中共中央南方局、中共代表团均在此办公。1947年3月撤回延安。另外,在曾家岩五十号设有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办公点,对外称“周公馆”。

八路军驻豫北办事处 1937年9月,八路军总部在河南省新乡地区设立八路军驻豫北联络处,朱瑞任八路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1938年春撤消。1941年10月,八路军总部在河南林县任村设豫北办事处,负责人先后有王百坪、申伯纯。1945年8月该办事处撤消。

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 1937月7月底成立,地址在甘肃兰州市南滩街54号,彭加伦任处长,朱良才任秘书长。1938年2月迁至南稍门内孝友街32号,伍修权任处长。1943年11月该办事处撤消。

八路军驻新

疆办事处 1937年4月,陈云从莫斯科抵新疆,以中央代表身份在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设立办事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改称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邓发、陈潭秋,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兼办事处负责人。1942年4月,新疆军阀盛世才反共,9月将陈潭秋、毛泽民等逮捕,办事处被封闭。

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 1938年10月,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成立,地点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关贴郭巷56号(今39号);刘向三、刘子久、袁晓轩先后担任办事处主任。1942年2月撤消。

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 1938年1月成立,地址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8号。由廖承志、潘汉年负责筹建,廖承志担任办事处主任,潘汉年参与领导,连贯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该办事处兼做新四军办事处的工作。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翌年1月开始,廖承志和香港办事处工作人员逐次撤离香港。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 1938年12月中旬,周恩来决定在贵州省贵阳设立交通站,负责转运去重庆的物资和人员,联络中共贵州地下党。交通站于1939年1月正式成立,彭超俊任站长。1941年1月20日该站被查封。

一展厅 第一单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靠近北平郊区战略要地卢沟桥的回龙庙一带,进行军事演习。深夜,日军以在军事演习中有1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无理要求搜查宛平县城,被中国驻军当局拒绝。于是,日军炮击宛平城,并向卢沟桥一带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卢沟桥事变的第2天,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7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党员大会上,号召共产党员随时准备开赴抗日前线。

一展厅 第二单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并表示“红军将士,咸愿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7月9日,红军全体将士通电全国,表示“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去庐山与国民党谈判。

当平津沦陷和上海形势日趋紧张之际,中共中央应国民党邀请,于8月4日派朱德等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同国民党继续谈判。经过六次谈判,国共两党就红军改编问题最终达成了协议。9月22日,国民党通过中央通迅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告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此,毛泽东评价说:“两党统一战线的成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

一展厅 第三单元 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这个北方村寨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及候补委员,还有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罗荣桓、张浩、林彪、肖劲光等红军各部队的领导人,共22人。会议有张闻天主持。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最后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是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举行的第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指出,中国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全国抗战的战略总

方针是持久战。依据这个总方针,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会议决定调整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加强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新的中央军委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张浩、叶剑英、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等11人组成,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

洛川会议制定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共中央在历史转折关头制定的抗战路线,体现了党的人民战争思想,成为八路军等抗日武装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指明了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

一展厅 第四单元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1937年8月22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又称第18集团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3个师,即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全军约4.6万人。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称第18集团军后改为总司令、副总司令),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当日,朱德、彭德怀发表通电,宣誓就职,并宣布部队已改编完毕,举行抗日誓师大会之后,即将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是国共两党合作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步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取得了合法地位,既便于同国民党军配合作战,又利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发展部队,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抗战。

一展厅 第五单元 出师华北抗日前线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八路军迅速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8月22日,115师343旅作为先遣部队,从陕西省三原地区出发,接着115师师直及344旅等相继东进,于9月10日前,进至晋东北代县地区。120师主力于9月3日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地区出发,17日到达山西省榆次。八路军总部于9月6日,从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出发,21日到达山西省太原,随后到达晋北抗日前线。129师作为第2批出征部队,于9月16日移驻陕西省富平县,9月30日出发,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极大地鼓舞了华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出征时,许多爱国青年从数百里外的西安,自动赶到八路军驻地进行慰问、送行。八路军在开进途中,广大群众成群结队地夹道欢呼,表达对八路军将士的热爱和期望。广大八路军指战员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昼夜兼程地奔赴辽阔的华北敌后抗日战场。

一展厅 第六单元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八路军总部为配合国民党友军固守平型关、雁门关及内长城各隘口,尽可能保住太原,命令115师主力向平型关急进。这时日军除由大同向雁门关正面进攻外,一路由蔚县、广灵、灵丘向平型关方向进攻。115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指示精神,决定利用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的险要地形,打击日军,配合友军作战。

在平型关战役中,乔沟是战斗最激烈的地点,115师在友军正面防御部队配合下,利用有利地形,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共歼灭日军精锐第五师团(又称板垣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毁敌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需品。战斗中,八路军指战员们打得英勇顽强,动作迅速勇猛,以刺刀、手榴弹与日本侵略军拼杀,有的数次负伤仍坚持战斗,表现了八路军不怕流血牺牲的高度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一仗,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壮志,提高了共产党

和八路军的声威。就连蒋介石也致电朱德、彭德怀,对八路军平型关战斗获捷,深表嘉慰。

一展厅 第七单元 配合友军保卫太原作战

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华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八路军总部为配合国民党军保卫太原作战,朱德总司令亲自会见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共商合作抗日大计。同时下令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迅速开赴指定防御地点,进行协同作战。在配合友军作战中,120师组织了雁门关伏击战。1937年10月18日,120师358旅716团进抵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地区,截击日军汽车250余辆,毙伤敌300余人,毁敌汽车20余辆;攻占了雁门关,取得了雁门关战斗的胜利。

八路军129师发起了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该师769团于1937年10月中旬进至山西代县以南、滹沱河以东地区时,发现阳明堡有1个日军机场,一批批飞机从这里起飞,轮番轰炸扫射忻口、太原。12月19日该团经过侦察,决定派第3营趁着夜色,袭击日军飞机场。经过1小时激烈战斗,烧毁飞机20多架,歼灭敌警卫队100余人。战斗中,指战员们表现了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有的战士拉响捆绑在身上的集束手榴弹,与敌人、敌机同归于尽。该营在战斗中伤亡30余人,营长赵崇德率部冲杀,壮烈牺牲。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使进攻忻口的日军减弱了空中支援能力,同时迫使日军以相当兵力加强其后方守备,削弱了日军的进攻力量,振奋了抗日部队的士气。

此外,同年11月7日,115师主力和129师386旅在广阳地区伏击日军20师团一个联队,毙伤敌千人,有力地配合了忻口地区和正太路的友军作战。

第一组 八路军总部

八路军总部又称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简称集总。由八路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组成。在抗日战争中,总部各级组织和人员均有变动。随着八路军主力向华北抗日前线开进,1937年9月15日,总部机关由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21日到达山西太原。23日抵山西五台县的南茹村,指挥八路军在晋东北地区作战。八路军3个师先后进行了首战平型关、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等战斗。随后总部南下转战太行山区,先后驻扎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洪洞县马牧村、沁县小东岭村、襄垣县苏村、屯留县故县镇、潞城县北村等地,指挥八路军进行反“围攻”作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1939年7月15日,八路军总部进驻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随后转战于砖壁、王家峪,指挥八路军反击日军围攻、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4月下旬,朱德总司令离开王家峪总部,并于5月26日回到延安。8月,彭德怀和左权在砖壁总部指挥八路军进行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11月9日,八路军总部进驻山西辽县武军寺、麻田一带,直到抗战胜利。

八年抗战,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辗转陕、晋、冀3省,38个县市,先后驻扎过66个村镇,战略行程4300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驰骋华北战场的八路雄师,浴血鏖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组 中共中央北方局

中共中央北方局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华北地区党的派出机关,下辖晋察冀分局、山东分局、太行分局、晋绥分局等华北各战略区的中共党组织。早在1936年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到达北方局所在地天津市,重建北方局,并兼任书记。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北方局进驻山西太原、孝义等地,积极领导华北各地党的组织,支持和配合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决定由朱德、彭德怀、杨尚昆、聂荣臻、关向应、邓小平、彭真、程子华、郭洪涛等任北方局委员,朱德、彭德怀、杨尚昆为常委,杨尚昆接任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从此由晋西移驻晋东南

随八路军总部一起行动。1942年8月,杨尚昆去了延安后,彭德怀代理北方局书记。1943年10月,彭德怀去了延安,邓小平代理北方局书记。1945年8月,撤销中共中央北方局,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

八年抗战,中共中央北方局坚持执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转战山西抗日前线,与八路军总部一道领导华北地区党和广大军民,为抗击日军,创建广阔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二展厅 第二单元

八路军总部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在配合国民党友军保卫太原作战的同时,就重新调整各师的作战地域并部署创建敌后根据地的工作,命令115师一部以五台山脉;115师主力以吕梁山脉;120师以管涔山脉、大青山脉;总部率129师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分散兵力,开展游击战争,创立抗日根据地。

第一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位于太行山脉北部和恒山、五台山、燕山山脉地区,是威胁日军占据的平汉、平绥、正太、同蒲4条铁路和平、津等大城市及坚持华北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八路军总部早在指挥平型关作战前,就命令115师开展群众工作,着手创建抗日根据地。1937年10月下旬,在115师主力驰援正太路作战的同时,中共中央决定聂荣臻留在五台山区领导创建晋察冀3省边界抗日根据地。11月7日,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4个军分区。从此,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诞生。

日军为确保其后方安全,于1937年11月下旬,以2万余兵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支援下,由平绥、同蒲、平汉、正太路沿线分8路对初创的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围攻。在晋察冀军区的统一指挥下,各军分区部队以及进至正太路以北的115师344旅,以截击、伏击等手段,机动灵活地打击日军,在将近1个月的作战中,共毙日军1000余人。晋察冀军民首次反“围攻”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斗志,而且将根据地发展到30余县的辖区,并有力地促进了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华北敌后第一块抗日根据地,当时毛泽东曾亲笔抒写了“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冀察边区”的题词。此后,晋察冀根据地进行了多方面的建设工作,对华北其它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示范和表率作用。

第二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晋西南根据地以吕梁山脉为依托,是陕甘宁边区东面的屏障和联系晋冀豫根据地的纽带。早在八路军出师抗日之初,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山西省委就派出大批干部到晋西南开辟工作。太原失守后,八路军115师师部率343旅奉命由正太路进至吕梁山脉创建晋西南根据地。1938年2月至3月,日军向晋西南进犯,并威胁陕甘宁边区。115师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率343旅进至吕梁山区,在孝义县兑九峪等地积极打击进犯之敌,歼灭日军一部。3月2日林彪被阎锡山部哨兵误伤后,由343旅旅长陈光任115师代理师长。3月14日至19日,该师343旅和师直一部,在山西隰县午城和蒲县井沟地区,以伏击、偷袭等手段,多次打击日军,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焚毁汽车60余辆,缴获骡马200余匹和大批军用物资。此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安全,为建立晋西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38年12月,115师主力挺进山东时,成立了八路军晋西支队,由陈士榘任司令员,继续留守晋西,巩固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第三组晋西北、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晋西北根据地位于同蒲路以西、绥远中部以南、汾(阳)离(石)公路以北、黄河以东,是陕甘宁边区东面的屏障,又是中共中央联系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枢纽。1937年9月下旬,120师挺进到以管涔山脉为中心的晋西北地区作战后,由关向应率领工作团分赴山西岚县、岢岚、兴县、静乐等10余县,进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工作。1938年2

月下旬,日军集中1万余人的兵力,由平绥、同蒲路北段和太(原)汾(阳)公路对晋西北根据地进行围攻。到3月初,占领了宁武等7座县城。3月6日120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打响了收复宁武等7县城的战斗。此次反“围攻”作战,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部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晋西北军民战胜日本侵略军的信心,为巩固和发展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位于绥远省中东部,是汉族和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38年8月,120师遵照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关于开辟绥远省大青山地区的指示,以358旅715团和师骑兵营的1个连组成大青山支队,由旅政治委员李井泉任司令员、挺进绥远大青山区,与杨植霖领导的蒙汉骑兵游击队会师。先后进行了韩城坝歼灭战、马场梁遭遇战、九道湾伏击战等反“围攻”战斗,毙伤日伪军200余人。至此,初步开辟了包括绥西、绥中和绥南3地区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后来成为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晋冀豫根据地位于平汉路以西、正太路以南、同蒲路以东、黄河以北的太行山南部和太岳山地区,是威胁日军主要交通线和坚持华北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向冀鲁豫平原发展的前沿阵地。1937年10月,129师一部兵力组成数支游击支队,并抽调大批干部组成数个工作团,分别活动于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和顺、沁县、长治、晋城、安泽等10余县的广大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11月中旬,该师除打击继续南犯之敌外,又以主力一部组成数支游击队,创建以太行山脉、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38年4月初,日军为消灭晋东南八路军,解除其后顾之忧,以第108师团为主,调集另3个师团和1个旅团各一部,共3万余人,从同蒲、正太、平汉铁路沿线及邯(郸)长(治)大道和临(汾)屯(留)公路,分9路向晋冀豫根据地大举围攻。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对日军的围攻,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为此,专门在山西沁县小东岭村召开了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部署反“九路围攻”作战,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急袭战。当时八路军总部抓住有利时机,命令129师迅速歼灭侵占山西武乡的日军。4月15日黄昏,武乡之敌弃城沿浊漳河东撤。129师和115师344旅689团共4个团立即追击。16日将日军夹击于武乡县的长乐村地区,随之发起猛烈的攻击,把日军压缩在狭窄的河谷里截为数段,经过激战,歼灭日军1500余人,给围攻之敌主力以沉重打击,其它各路日军也纷纷撤退。长乐战斗中386旅772团叶成焕团长壮烈牺牲。

这次反“围攻”作战,历时23天,共歼灭日军4000余人,先后收复辽县等18座县城,把日军赶出了晋东南腹地,从而巩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二展厅 第三单元

抗战爆发后,华北地区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蹂躏下,倍受摧残,广大群众救亡图存的要求异常迫切,抗日情绪十分高昂,许多地区,尤其是山西、山东、河北的一些地区,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当地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组建了人民抗日武装。这些抗日武装在八路军的支援和配合下,大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第一组山西新军

山西是华北的战略要地,又是八路军东进抗日的必经之地。平津失陷后,日军大举进犯山西。中共中央北方局为了争取和推动阎锡山抗战,决定由薄一波和山西地方党组织,帮助阎锡山组建新的抗日部队。于是,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骨干力量的山西新军应运而生。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正式成立。薄一波任政治委员,随后发展为4个总队(团)。与此同时组建的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旅、山西女兵连和长治青年抗敌回民义勇队也编入山西新军序列。此外,第二战区战地动员总会所属的陆军暂编第1师,由战动总会主任委员续范亭任师长,也成为山西新军的一部分。续范亭是著名爱国将领,

曾因“中山陵剖腹自戕”壮举名震华夏,并挥毫抒写了一首绝命诗:“

礼仪主持范文:八路军军史解说词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范文给亲友.

下一篇:同济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